找到相关内容159篇,用时2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朱熹的“居敬”概念与菩萨戒的“发心”之对观

    。  [25]同注17,页84。  [26]同注17,页85。  [27]同注17,页87,这是就修力之不同,所产生的菩提心。  [28]此为《菩提次第》法要中,上士的发心之法。  [29]同注...[l]  朱子认为:为学的实践之即在“居敬穷理” 居敬持志在朱子的儒学思想中,是“问学”──学为圣人之的基础 。  (一)敬:  l.敬的内容含意:  (朱子语类》卷十二,曾一再提及“敬”的概念...

    王惠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25445844.html
  • 阿底峽《菩提道灯》內容研究

    二问应该是在“总说上士”一章中,而且只能在定义“下士”及“中士”的那二颂中(陈译本第2、3颂,以下颂文,依陈译本编号)。该论由格伟洛卓译出后,由于精简扼要,许多人对颂文的深义不能理解而提出质疑,于是...。可以想见的,既然大乘是行者最佳的选择,对于三士的讨论,重点自然就放在阐述胜士夫之上,上士也就成为三士道的核心。龙树之后的提婆继续在这个方向上作了努力,《密宗次第论》指出:圣天(提婆)菩萨造四百论,...

    张福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03149382.html
  • 二十一禅修手册(2)

    ,我们应当用这些提醒自己轮回的过患。当处于顺境时,我们不应上当受骗而仍要忆念,轮回的安乐是短暂的,如果我们贪著它们,就会被诱入陷阱而不能拔。  上士  我们应当日夜保持希求解脱之心,因为它是我们获得...属于大乘的根本成就。只要我们持不平等的态度,我们的心就如同布满硬石的土地,不会孕育出大乘的证德。因此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抛弃对一切众生不平等的心,而生起真实的平等舍心。  前 行  我们皈依、发不共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62450198.html
  • 敦煌写卷所揭弥勒禅之初探

    类似的修行方法,在以后的一些重要修法中,仍可以找到被贯彻的印记。如明代宗喀巴造《菩提次第广论》,根据阿底峡传来的金洲法称大师的教授,在上士菩提心的“七因果”[55]修法中,也采用了《俱舍论》所示亲友...子摄颂之余”,《大正藏》第24卷第220页下至221页上。 [20] 见《大正藏》第25卷第362页下。 [21] 见《菩提次第科颂讲记》“肆、上士修法”,《能海上师全集之二》第138页。...

    宗舜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14250958.html
  • 人本的佛法与人本为中心的佛教──论印顺导师“人间佛教”之本怀[*]

    贫乏,所以以「五乘共法」,「三乘共法」,   p. 13   「大乘不共法」,统摄一切佛法,开显由人而成佛的正道。这与西藏宗喀巴大师,宗承印度的中观与瑜伽,以「共下士」,「共中士」,「上士...等正觉,亦为众生阐明因缘法,包括有情世间及器世间的一切法。一代教法是以有情世间的苦、集、灭、四圣谛为重心,亦即早期所说佛法以众生为本位,以有情事为主题。   (六)五趣、六的有情,因为业报牵连...

    杨郁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40453927.html
  • 缘起赞 [佛] 上

    慧也。抉择此戒、定、慧方法而发心解脱生死轮回者,是为中士。其上士之发心,依戒、定、慧三学解脱生死,虽属决定,但仅此尚非究竟。因自他二利中,不但利他,即论自利亦未圆故。大乘发心如何,应当视生死六中...须积许多善法,许多福德资粮,始能一次换得。而二世以后能否保持不失,又不可必。然依据教理,后世人身能否续得,亦有可抉择之。大致得残缺人身亦须持有一戒,何况暇满人身必具五戒众善,兼为后世而发清净愿者乃可得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10654309.html
  • 菩提达摩二入四行 大乘壁观禅法(上)

    。   [14]经文详见《大正藏》17,p893c。   [15]有友人谓,此四行当同宗喀巴大师《菩提次第广论》之三士道,余谓不尽然。宗大师之三士道,下士求人天道,中士求声闻缘觉道,上士求菩萨,其置心之处有次第。而达摩之二入四行,唯求上士,其置心之处唯在大乘菩提之心,无诸多次第,故不可全同也。复次,此四行虽置心之处无次第,而行有次第。谓行者求大乘菩提道时,于苦至时,乐至时,人天善报至时,...

    杨笑天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83957191.html
  • 宗喀巴对于大、小乘戒相融之思考(1)

    上士”的部分曾有详尽说明。[48]《密宗次第广论》中则曾特别提到判立大、小乘的不共特色。由于上述二部著作皆含融教、证二法,笔者认为可据以探究宗喀巴大乘实践理论中的教法依据。   首先可从宗喀巴的佛学...诠释也因而避开了后者所可能导致的难题─大小乘教法“本质”不同。   依于上述方式的阐释,我们便不难理解在其《菩提次第广论》中,虽言三种士夫有别(下士、中士、上士),但对上士而言,应当修持实践中、下士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61060063.html
  • 神通不是

    很容易变化的种性。  如此观察这八种。在此中除缺乏种性和不定种性二种以外(1和8),其余六种种性,他们所需合适其根器之法与财物,皆可布施。布施时应由下士道引至上士道,但上士不可引至下士,更不可教不合适...  神通不是  释迦常教  临济义玄祖师曾开示说:“尔道佛有六通,是不可思议,一切诸天、神仙、阿修罗、大力鬼亦有神通,应是佛否?道流,莫错!只如阿修罗与天帝释战,战败领八万四千眷属,人藕丝孔中藏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504462947.html
  • 《瑜珈菩萨戒》要义

    “本地分”,以人天乘、声闻乘、菩萨乘为脉络,对发心到修行乃至最后成就的每一部分都有详尽的叙述,囊括了佛法的整个修学次第。其后出现的一些论典著述,如大家熟悉的《菩提次第广论》及《成佛之》等等,它们所建构的修学纲领,早在《瑜伽师地论》中就有明确说明。而《菩提次第广论》在下士、中士上士之后所提出的止观部分,也是来自《瑜伽师地论》。由此可见,《瑜伽师地论》对学佛修行有重要的指导意义。  我们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05966846.html